鷽讀音為『學』,灰鷽,喜食植物草籽,母鳥大致為鉛灰色,公鳥則帶了紅褐羽色,惟兩者差異並不大,嘴喙短壯黑色,嘴喙基部至眼睛呈三角形黑色斑塊,令人印象深刻,通常成對或小群出現在高海拔山區林緣,不甚懼人。高海拔山另有褐鷽與之相似,同屬雀科灰雀屬,主要區別在褐鷽眼下無三角形黑斑且有明顯白色帶狀區塊。學名:Pyrrhula erythaca。
目前日期文章:201107 (5)
- Jul 22 Fri 2011 10:27
灰鷽.Beavan's Bullfinch
- Jul 12 Tue 2011 10:25
五色鳥育雛二.Taiwan Barbet
五色鳥在繁殖季前期會嘗試挖鑿數個巢洞再擇一完成育雛,並不是很見到常使用舊洞的情形,不過在中正紀念堂這個巢洞算是較特別,它大致完成於2009年卻未使用,2010年被用來育雛時樹幹外圍還長滿木耳,當年只有一隻幼鳥成功離巢(有鳥友-韓森博一紀錄到親鳥咬出一隻雛鳥屍體),2011年意外地又被拿來育雛,初期因為大安森林公園那巢十分熱絡,只有少數人紀錄,我也是在大安五色離巢後在2011/06/28才初次見到這巢親鳥進出,聽紀錄的鳥友研判,幼鳥約在6/20日破殼。
- Jul 07 Thu 2011 10:34
煤山雀.Coal Tit
- Jul 06 Wed 2011 16:44
大彎嘴畫眉(斑胸鉤嘴鶥).Rusty-cheeked Scimitar Babbler
大彎嘴畫眉是台灣中、低海拔山區林緣普遍存在的鳥種,不過生性羞怯隱秘,僅能聞其聲而難見其影,繁殖期經常可聽見「嗚沃~.嗚沃~.嗚沃~」的響亮鳴聲,此時鳥音是有可能讓牠願意現身的,但比起小彎嘴畫眉難度是高了許多。通常成對或小群在林緣灌叢潛行,以昆蟲為食,類似小彎嘴但體型較大且無白眉,其嘴基額前的栗紅色斑點則是小彎嘴所無。為台灣的特有亞種(也有人提昇為特有種),學名:Pomatorhinus erythrogenys。
- Jul 04 Mon 2011 09:45
台灣叢樹鶯.Taiwan Bush Warbler
本種主要分布在台灣的中、高海拔山區,平時比較容易聽到牠的鳴聲而不易見其身影,但少部分個體比較不怕人,容易現身與鳥音對嗆,但大多數是躲在草叢中大肆歌唱而已,與台灣其他鶯科鳥類相較,體型稍大,在白色的喉部有黑色雜點.又名「褐色叢樹鶯」,因其特殊的鳴聲而另有「電報鳥」之稱。為台灣特有種,學名:Bradypterus alishanen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