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Milvus migrans,英名:Black Kite,曾經是台灣普遍可見的猛禽,不過由於棲地的破壞,目前僅在特定地區可以見到牠們,而基隆港則是最容易近距離欣賞牠們飛姿的地方,當然要拍黑鳶更是必訪的地方,距離近、方位佳,可惜我到港口時已開始變天,快門快不起來加上灰白色的天空,很難抓到正確的曝光。街景、選舉布條都是當地現在的環境。2009/11/17。
目前日期文章:200911 (8)
- Nov 27 Fri 2009 23:34
基隆港的黑鳶
- Nov 26 Thu 2009 23:05
白眉鵐.Tristram's Bunting
白眉鵐,學名:Emberiza tristrami,喜食草籽,在過境期會努力地在路旁吃著植物果實補充體力,然後繼續往南。
- Nov 26 Thu 2009 10:15
池鷺.Chinese Pond Heron
池鷺在台灣度冬的少,過境期雖然還算常見,但和泰國滿地都是的情形差別還是滿大的,將泰國冬天池鷺的景像想成台灣夏天的黃頭鷺就差不多了……不過會和人保持距離,難得在 Phuttamonthon 碰到較平易近人的……可惜冬羽實在不夠漂亮,何時才能讓我拍到亮麗的夏羽呢?
學名:Ardeola bacchus。
- Nov 24 Tue 2009 16:07
朱鸝
朱鸝因為牠的美麗一度面臨在台灣絕種的命運,也因為牠的美,近年受到蠻大的保護,在烏來有個公園能夠經常看到牠們的身影,最近牠們喜歡的一棵樹又結果了,遇到牠們的可能就更高了。學名:Oriolus traillii。
- Nov 24 Tue 2009 16:05
鉛色水鶇
鉛色水鶇是台灣溪常見的留鳥,公鳥具有栗紅色的尾羽,母鳥則較為樸素,經常上下晃動尾羽,以昆蟲、水中小生物為食。學名:Rhyacornis fuliginosus。
拍鳥這段時間,竟然是第一次拍到還算能看的鉛色水鶇照片,呵呵,還是有很多地方要加強啦。
- Nov 20 Fri 2009 10:53
2009.黃尾鴝
黃尾鴝是台灣不常見的冬候鳥,不甚怕人,具有領域性,公鳥黑、橘的顏色搭配十分鮮明,頭頂銀灰色很像抹了髮油。母鳥則是褐黃色羽色翅膀顏色稍深加上橘黃的尾羽,兩者翅上皆有白斑。具有鴝類固定停棲習慣與搖晃尾羽的特色。
2009/11/19.野柳。
- Nov 17 Tue 2009 10:12
小山椒.Small Minivet
小山椒鳥,學名:Pericrocotus cinnamomeus,和台灣的灰喉山椒有些像又不太像,顧名思義,牠的體型是小一些,頭部及上翅較黑,公鳥紅色的羽毛和灰喉山椒不太一樣,母鳥雖然也是黃羽毛,但腰部仍保留些許紅色,喜小群活動。攝於泰國
公鳥:
- Nov 03 Tue 2009 22:56
鉗嘴鸛.Asian Openb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