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胸鷦鷯因外型和高山的鷦鷯相仿而以其特別的鱗胸來命名,可是牠和鷦鷯的血緣還蠻遠的(不同科),但鷦鶥這一屬大多有鱗胸這個特徵,所以稱「鱗胸鷦鶥」也不易明確定位本種(台灣鳥類全圖鑑以此命名),因其體型很小,故又名「小鷦鶥」,國內一般較常聽到「鱗胸鷦鷯」這個名稱,是台灣的特有亞種。學名:Pnoepyga pusilla。【註:Mark Brazil 君所著的" Birds of East Asia"(2009) 將本種獨立為 Taiwan Wren-babbler.學名:P. formosana,這樣一來牠是台灣的特有種了。】
目前日期文章:201007 (2)
- Jul 10 Sat 2010 09:52
鱗胸鷦鷯(小鷦鶥).Pygmy Wren Babbler
- Jul 09 Fri 2010 11:26
藍腹鷴.Swinhoe's Pheasant
藍腹鷴,曾經差一點登上台灣千元鈔的主角(央行公布的第一次樣張用了牠的圖片,不過說明是寫帝稚,後來還是改用帝稚的圖……)生活在中低海拔的大型稚鳥,羽色美麗,故獵捕壓力極大,一度族群數量銳減,幸得近年保育觀念推展,各地皆有愛護尊重藍腹鷴棲地的實例。學名:Lophura swinhoii,據說是英國史溫侯氏來台採集到羽毛送回英國所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