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石鷸,一種圓滾滾讓人聯想到小丑的水鳥,夏羽橘黃配上髒污的黑白相間,有喜感但不會令人覺得豔麗,矮胖的身形加上腿短蹣跚的步伐,實在高雅不來,吃食時會粗魯翻動石塊、土堆,這就是牠名稱的由來, 冬羽則由灰褐色取代橘黃,也還是喜感十足,嘴呈楔形適合牠的覓食方式。
目前日期文章:20130912 (5)
- Sep 12 Thu 2013 22:57
福寶翻石鷸.2013/09/10
- Sep 12 Thu 2013 21:17
(疑似)中地鷸.2013/09/07
田鷸屬都有長嘴喙與花體色,從外觀上很難區別物種,以尾羽特徵差異最明確,尾羽皆細者為針尾鷸,尾羽中寬側細的是中地鷸,尾羽皆同寬的是田鷸,以出現時間來看,中地鷸、針尾鷸偏好在八月底九月中間來台,九月末期看到的則以田鷸最為可能。 但也不是絕對就是了,大園有幾個個體近日有鳥友拍到尾羽特徵,是中地鷸的可能性較大,我雖然也拍到尾羽,卻沒分明……可惜了。
- Sep 12 Thu 2013 21:14
大園磯鷸.2013/09/07
磯鷸翼角前有白色區塊,極易辨識,我懷疑磯鷸應該有留鳥族群,不過尚未發現繁殖紀錄,這鳥在夏天也偶爾可見,不像鷹斑鷸還會有小段時間見不到……個性不甚怕車,喜獨自活動,雖會與其他水鳥同田區覓食,但常獨自在角落間活動,算是很特別的行為。
- Sep 12 Thu 2013 20:45
大園小環頸鴴與其他水鳥.2013/09/07
- Sep 12 Thu 2013 20:14
大園鷹斑鷸.2013/09/07
鷹斑鷸(林鷸)是台灣最普遍的水鳥之一,也是最早來台度冬的鳥種(台灣尚未有繁殖紀錄,故與小環頸鴴或東方環頸鴴出現的意義不同) 在二期稻作整地、淹水就能見到牠的身影,而且逐日增多,也很親民易拍,算是不槓龜的保證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