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山鳥 (15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Varied_Tit_0961
 

赤腹山雀的指名亞種叫做雜色山雀 Varied Tit,看鳥友在日本拍的照片,與台灣亞種稍有差異,台灣亞種的顏色濃郁些, 肥肥的比較可愛……我在三峽的赤腹山雀首拍是在與土城交界的山區,得安宮附近,有了那次經驗,這次遇到牠們時,拍攝上就更順利了,距離讓人十分滿意。

是中低海拔還算普遍的山雀科鳥類,喜成群於樹幹間找尋小蟲,頭黑但頂上有白縱紋,雙頰白色,黑頸赤腹翅上沿灰色,身體圓胖,十分具有喜感,尤其是從正面看時,真的很有戲,春季會在山壁咬下苔蘚為巢材,常在岩縫甚至建築物鐵管中營巢。學名:Parus varius

a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Bamboo_Partridge_5388
 

台灣竹雞原與大陸華南地區的竹雞(Bambusicola thoracica)放在同一種的不同亞種,近年已將臺灣竹雞獨立出來,成為台灣的特有種鳥類之一,看維基百科的資料,竹雞(華南)的臉部有大塊明顯的磚紅(自眼下到喉部延伸到後頸),台灣竹雞公鳥則自頭部到前胸為均勻的藍灰色(母鳥臉上的眼先周遭稍紅褐),這種常以鳴聲維持領域的鳥種,種化速度原本就會較快,獨立成種也算合理。

台灣竹雞是中、低海拔地區很普遍的鳥種,鳴聲為響亮的「雞狗乖.雞狗乖」,羽色為灰臉、灰胸、栗色喉,紅黃腹部帶栗色鱗狀斑,翅上灰褐帶栗色斑,尾羽短,早期鄉間常捕捉成為盤中飧,捕鳥人通常利用牠們的鳴聲來誘引捕捉,近年保育觀念抬頭,已漸漸沒有此種情形(但還有),生性大致是害羞的,但偶見神經大條的族群大刺刺地在林間小道上漫步,台北七星山夢幻湖步道上京一個這樣的族群。學名:Bambusicola sonorivox

a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Common_Pheasant _0103
 

雄鳥頭至頸為暗綠色,略有光澤,頭後有冠羽,頸側至後頸有白色頸環,身體大致為褐色,背部有黑色斑點。尾羽灰褐色甚長,有黑色環紋,肩羽紅褐色有白斑,覆羽灰色,雌鳥則與雉科鳥類相仿,以樸素的灰初褐色調為主,因棲息環境在平原與較低海拔,與人類生活圈重疊,生存壓力頗大,加上早期引進高麗環頸雉亞種飼養逸出,目前多有雜交個體,不易判斷是否為台灣原生的亞種,台灣以東部平地農田、灌叢較多,西部除嘉南平原有相當無群外,其餘地區僅偶見於農田、田野間。學名:Phasianus colchicus
 

Common_Pheasant _0113

a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Finch-billed_Bulbul_9665
 

白環鸚嘴鵯有著類似鸚鵡的嘴喙,所以又名「石鸚哥」,相較於近親白頭鶲、紅嘴黑鵯,白環鸚嘴鵯的能見度就小很多,而且個性更為怕人,我也很少見到牠們,雖然在中低海拔樹林果園還算普遍……,喙部米黃色,頭部黑色,身體呈黃綠色,學名:Spizixos semitorques
 

Finch-billed_Bulbul_9684

a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iltava_vivida_2288
 

台北植物園附近是和平東路鳥街,所以經常會有逸出鳥在此出現,此羽黃腹琉璃被鳥友發現在園區內也有一小段時間,我是蠻晚才有會去拍一拍。

雌、雄鳥體色差異甚大─雄鳥全身體色黃、藍分明,背面為帶金屬光澤之鈷藍色(珫璃色),腹部為橘黃色,這就是牠名稱的由來;雌鳥背面大致為略帶藍色的灰褐色,喉部為污黃色,胸以下為淡藍灰色,頭部為橄灰色,背及尾羽為橄褐色。主要棲息在中海拔山區,每年在山桐子熟時較容易見到.學名:Niltava vivida

a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Island_Thrush_4250
 

白頭鶇雖然歸類在島鶇下的亞種,但外型與網路上查到的島鶇(Island Thrush)差異還蠻大的,雄鳥頭及前頸為白色,母鳥則白色但雜有褐色 ,生活於1,200-2,500公尺臺灣中高海拔山區濃密的原始闊葉林和針闊混合林中,以昆蟲為主食,但在大雪山山桐子成熟時,相對容易見到牠的身影,學名:Turdus poliocephalus niveiceps (Taiwan Thrush)。

在2010年台北介壽公園有一羽籠中逸出的白頭鶇母鳥,初期羽色相當糟,經過數月的休養後,終於恢復,後來應該自行離去而不復見,本篇照片公鳥僅一張是拍自大雪山,母鳥則是介壽的紀錄,之後不久牠就離去了。

a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Brown_Dipper_1714
 

河烏數量雖然不普遍,但在中、低海拔山區的急流水域算是可期待的溪澗鳥,常在激流中潛入水中覓食,羽色深褐不易拍出牠的質感,以前連紀錄照都算不上,這也算是我的首拍,廣興橋固定有一對在此育雛,育雛時間很早,早春時幼鳥都已離巢,這次上烏來尋鵂鶹未果,下山時順道看看就能紀錄到,算是運氣不錯。此時看來是在配對中,公鳥有獻食的行為.學名:Cinclus pallasii
 

Brown_Dipper_1705

a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lain_Flowerpecker_5589
 

緣啄花因為尾羽短,所以在所有台灣的小型鳥中,奪得身形最小的封號,台灣另一種啄花鳥是紅胸啄花,綠啄花公母同羽色,這在啄花科鳥類中算是較少見的例子。紅胸啄花公鳥則是藍黑上身、白色下半身,再配上紅色前胸而漂亮許多,兩者皆喜食漿果,尤好桑寄生科的果實,綠啄花的學名是:Dicaeum concolor
 

Plain_Flowerpecker_5594

a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rey-headed Pygmy Woodpecker_0253
 

啄木鳥會在挖鑿樹幹中的螬蠐為食(通常是朽木但也不以朽木為限),所以又有「樹醫生」的外號,雖然這樣的習性對樹木健康幫助不大,但意思到了……(樹木腐朽的原因主要是真菌感染)。小啄木是台灣較常見的啄木鳥,不過通常牠們都高高在上而且忙著啄木忙個不停,很難拍攝,這次有幸遇到一對還算配合的,觀察牠們的行為有可能築巢於此,可惜在彰化的清水岩地區,不太有機會再去觀察的……

翅黑有白斑,腹乳白帶髒汅有縱紋,這樣的羽色拍攝成果總感覺不准焦或是微震,真不好處理,腳趾特化成前2趾後2趾(與一般鳥類是前3趾後1趾不同),適合在樹幹上攀爬.學名:Dendrocopos canicapillus

a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ire-breasted_Flowerpecker_1709
 

啄花鳥在台灣有2種,而且是所有台灣鳥種中體型最小的兩種,一為緣啄花(Dicaeum concolor)另一個就是紅胸啄花(D. ignipectus)了,綠啄花顏色非常樸素,之前在廣興山區拍過紀錄照(請參見:廣興山鳥),這次在汐止的紅胸啄花算是非紀錄之首拍,很是高興不用到中南部山區尋找……

我在泰國拍過朱背啄花,也是顏色鮮豔嬌小漂亮的鳥,習性與紅胸啄花、綠啄花相仿,喜食漿果、花蜜,尤其喜愛桑寄生科植物。

a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野外經常聽見大彎嘴畫眉鬼叫鬼叫的聲音(類似「哇~霍、哇~霍」),但要牠現身比小彎嘴難上很多……後來找到一個聲音算大聲的喇叭後,叫成功率看來好上很多,希望以後能有更多的機會紀錄牠的影像.學名:Pomatorhinus erythrocnemis

a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知道景美萬慶公園黃鸝育雛而且喜歡照鏡子的特殊習性也2、3年了,可惜上一次去熱潮已過,根本沒找到黃鸝的影子……這次也差一點沒找到,問了公園內的鳥友才知道位置,運氣不錯能見到傳奇的畫面。

a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雪山藍腹鷴因為距離較近而且相對穩定,只要上大雪山幾乎都會去看看牠們,雖然對於餵食野鳥這個行為,各界頗多爭議,不過大雪山賞鳥活動聞名於世,不也是因為能在此容易見到藍腹鷴與帝雉這兩種美麗台灣特有種的緣故?就我所知要看到藍腹鷴等害羞之類的雉科鳥類,就算餵食,大多還是需要偽帳才能拍攝,像大雪山這樣大辣辣的現身,應該要感恩才是,有圖片還能見到車子當背景呢!我認為保育觀念只要落實了,餵食這件事似乎不是那麼重要了。(反對餵食者的一個主要原因是這個行為會讓鳥類喪失對人戒心,如果人們對鳥存著善心,為何要讓鳥怕人?)

a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比較沒在找尋配對、鑿洞的五色鳥,主要是以往最佳的五色鳥繁殖紀錄都在大安公園(光線、角度俱佳),今年卻一直抽不出空去大安遛躂尋找……

a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月24日到烏來福山村尋找鵂鶹所拍的其他鳥紀錄。

a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深山竹雞,體型較竹雞小,羽翼兩側為紅褐色有波浪狀細紋,頭頂、頸部乳白色,頸部中央有黑色闊横紋並帶有紅色斑塊,眼睛有黑色線,胸部及腹部為灰色,嘴為黑色,部分個體上嘴喙具有鮮紅色尖端,腳為紅色與竹雞的灰黑色有別,故又有「紅腳仔」之俗名,也另名「台灣山鷓鴣」,學名:Arborophila crudigularis。是台灣的特有種。

a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普遍留鳥,主要棲息於中海拔山區,偶爾出現較低海拔,羽色大致為深灰色夾有藍綠色金屬光澤,頸部密佈黃色鱗斑十分醒目.學名:Columba pulchricollis

a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帝雉,身為新台幣一千元鈔的代表圖像,其地位不可言喻,族群數量少加上棲息於較高海拔,讓牠更難得一見,大雪山林道45K以上是較容易遇見牠們的路段,須要耐心等候再加上一點點機緣囉,我在47K看到牠們的機率約五成,還算幸運,不過通常光線都不甚佳就是了。

a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栗背林鴝為台灣的特有種,又名阿里山鴝,公鳥藍、黃羽色夾有豔麗的紅色,令人印象深刻,母鳥則十分樸素;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山區,具有領域性,不甚懼人,有機會可以較近距離觀察.學名:Erithacus johnstoniae

a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台灣中海拔山區經常可以聽見修揚響亮的「to.to.Meet~you~~~」的鳥鳴聲,那就是白耳畫眉,白色過眼線有著流線形的飄逸,讓牠更加脫俗,彷彿山中隱士出沒林間,為台灣特有種,成對或成小群活動,會與其他山鳥混群.學名:Heterophasia auricularis

a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