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曼谷最常見的2種花蜜鳥就是黃腹花蜜鳥(Olive-backed Sunbird)及褐喉花蜜鳥(Brown-throated Sunbird),兩種公鳥極其不同但母鳥卻極其相似, 主要區別點在於黃腹的嘴喙較長一些些,前端下彎較明顯,只有眉毛帶黃(非眼周黃),虹膜較黑,有白尾羽,而褐喉花蜜鳥的母鳥就嘴喙較短前緣彎曲較小,眼周黃,虹膜帶紅,尾羽不帶白了…… 金屬光澤羽色是花蜜鳥的亮眼的主因,與蜂鳥的血緣關係也近,可惜定點飛採蜜的行為雖有但時間不長也不是很頻繁。 本篇文章是黃腹花蜜鳥(母鳥大多是,但不保證沒有誤判的情形),學名:Nectarinia jugularis。
目前分類:鳥.國際 (46)
- Oct 18 Fri 2013 11:30
十月泰國行.黃腹花蜜鳥.Olive-backed Sunbird
- Oct 18 Fri 2013 09:12
十月泰國行.鉗嘴鸛.Asian Openbill
鉗嘴鸛顧名思義就是嘴喙有如老虎鉗,英名的 Openbill 指的是就合不攏嘴的特徵,曼谷地區於過境期會大量出現(少量會留下病度冬),現在至十二月間進出泰國蘇汪那普米國際機場都有機會在外圍草地上看到成群的鉗嘴鸛, 會不會造成飛安上的危險則尚未聽聞,可能是鳥的體型相當大又成群飛翔,而且多以緩慢滑行方式,比較容易預警吧。公園、河邊甚至田間也容易見到散落的個體或小群,有些個體不甚怕人,不難揞近.學名:Anastomus oscitans。
- Oct 17 Thu 2013 22:51
泰國.肉垂麥雞.Red-wattled Lapwing
肉垂麥雞和小辮鴴(鳳頭麥雞)、跳鴴(灰頭麥雞)等同屬,多於地面活動喜群居,在泰國為留鳥不遷徒,臉上有紅色肉垂,經常鳴叫互相呼應或警戒,學名:Vanellus indicus。2013/10/07.Phutthamonthon, Thiland。
- Oct 16 Wed 2013 21:39
十月泰國行.厚嘴綠鳩.Thick-billed Green Pigeon
- Oct 15 Tue 2013 23:31
十月泰國行.赤胸擬啄木.Coppersmith Barbet.築巢篇
- Oct 15 Tue 2013 23:16
十月泰國行.赤胸擬啄木.Coppersmith Barbet.覓食篇
- Sep 20 Fri 2013 00:28
中秋月(意外現身).2013
- Feb 20 Wed 2013 15:39
紫金鵑(幼).Violet Cuckoo
紫金鵑的公成鳥全身為泛金屬光澤的深紫色,腹部白有橫紋,母鳥上體為紅褐帶綠,腹部亦白有橫紋,幼鳥與翠金鵑相似,但臉部較白,背部則紅褐帶綠,本次所拍攝影像經比對,紫金鵑的幼鳥可能較大。本種有著杜鵑科常見的托卵行為,分布於中國西南與東南亞一帶.學名:Chrysococcyx xanthorhynchus.2013/01/04.攝於泰國曼谷九世皇公園。
- Feb 16 Sat 2013 21:14
八聲杜鵑.Plaintive Cuckoo
八聲杜鵑的叫聲高吭,一層一層往上疊高,古云「泣血杜鵑」極可能就是以此鳥的鳴聲為本(個人猜測的啦)本鳥在曼谷公園、郊區還算容易聽見其鳴聲,不過以我短暫停留的時間卻是難得一見,這次在九世皇公園殘敗的荷葉上長滿毛毛蟲就吸引不少八聲杜鵑來此覓食,也是我第一次見到這麼多個體。
- Feb 01 Fri 2013 10:49
棕喉花蜜鳥.Brown-throated Sunbird
體型小嘴喙長而下彎,喜於花間穿梭吸食花蜜,常與黃腹花蜜鳥(Olive-backed Sunbird)混群,兩種母鳥相似,均為黃腹淡橄色背,公鳥皆帶金屬色,會隨光線角度而有變化,兩種公鳥羽色不同,棕喉的喉部棕色,頭後、肩、翅上為藍、棕、綠斑塊混雜臉頰橄綠;黃腹喉部藍黑至上胸與腹部間有條暗紅横帶.學名Anthreptes malacensis。
- Jan 20 Sun 2013 00:04
黃腹花蜜鳥.Olive-backed Sunbird
黃腹花蜜鳥是東南亞最常見的太陽鳥(sunbird),通常在庭園就看得到,雌雄異羽,公鳥胸前有藍黑帶金屬光澤的羽色與黃腹之間再有一個暗紅色帶,背是橄欖綠,母鳥胸無特別色帶而呈較暗淡的黃胸、腹,喜食花蜜,兩者皆嘴喙長而下彎,巢的形狀是長條形。依泰國鳥類圖鑑上也畫有頸部只有黑色班塊的,不過不曉得這是公亞成還是少數出現差異的個體。學名:Nectarinia jugularis。
- Sep 08 Wed 2010 19:56
赤胸擬啄木.Coppersmith Barbet
赤胸擬啄木,學名: Megalaima haemacephala ,英名為什麼叫銅匠( Coppersmith)?好像是因為領域叫聲似打鐵的聲音 tonk 。牠和台灣的五色鳥是同科、同屬的,在泰國是普遍分佈鳥種,通常在公園就看得到,體型較為嬌小,羽色鮮豔繽紛,不過吃東西的狠勁可是和台灣五色鳥不相上下,也是鑿樹洞為巢。
- Sep 08 Wed 2010 19:53
爪哇池鷺.Javan Pond Heron
爪哇池鷺雖然主要分布在東南亞,不過在2008~2009年大園有一筆紀錄,雖然就一隻但因為穩定出現,冬、夏羽都有相當多精采的照片,個人只有拍到冬羽,牠的冬羽幾乎無法與台灣可見的池鷺(Chinese Pond Heron)區別,但夏羽爪哇池鷺是金黃色系而池鷺則是磚紅色系,極容易區別。這爪哇池鷺是在泰國拍的……學名:Ardeola speciosa。
- Sep 08 Wed 2010 19:50
栗喉蜂虎.Blue-tailed Bee-eater
栗喉蜂虎的英名直譯是「藍尾蜂虎」,栗紅色的喉部與藍色尾羽(且有中央尾羽突出)是牠的特徵,在金門是很有特色的夏候鳥,在曼谷大公園中就能見到算是一個驚喜。學名:Merops philippinus。
擅長飛行捕捉空中昆蟲,捉到後有到定點進食的習性,在砂丘壁洞築巢育雛,平時則喜棲於高處枯樹枝,方便觀視空中獵物,會有向水面衝水再飛起的動作。
- Apr 01 Thu 2010 10:55
棕胸佛法僧.Indian Roller
棕胸佛法僧是我的夢幻鳥種,常見卻不容易接近,這次碰到這隻有夠友善,讓我可以接近到相當距離,不過這些照片還是經過裁切的!學名:Coracias benghalensis,攝於 Phuttamonthon(佛陀城)。
- Nov 26 Thu 2009 10:15
池鷺.Chinese Pond Heron
池鷺在台灣度冬的少,過境期雖然還算常見,但和泰國滿地都是的情形差別還是滿大的,將泰國冬天池鷺的景像想成台灣夏天的黃頭鷺就差不多了……不過會和人保持距離,難得在 Phuttamonthon 碰到較平易近人的……可惜冬羽實在不夠漂亮,何時才能讓我拍到亮麗的夏羽呢?
學名:Ardeola bacchus。
- Nov 17 Tue 2009 10:12
小山椒.Small Minivet
小山椒鳥,學名:Pericrocotus cinnamomeus,和台灣的灰喉山椒有些像又不太像,顧名思義,牠的體型是小一些,頭部及上翅較黑,公鳥紅色的羽毛和灰喉山椒不太一樣,母鳥雖然也是黃羽毛,但腰部仍保留些許紅色,喜小群活動。攝於泰國
公鳥:
- Nov 03 Tue 2009 22:56
鉗嘴鸛.Asian Openbill
- Mar 06 Fri 2009 14:00
肉垂麥雞.Red-wattled Lapwing
學名:Vanellus indicus,肉垂是指牠的眼窩部分有紅色肉垂;麥雞這一屬台灣可見冬候鳥鳳頭麥雞(小辮鴴),這是在泰國佛統府的佛陀城園區拍到的,這個園區很大,很值得去一趟,是個不用收費的公園。
- Jan 12 Mon 2009 16:30
黃腹花蜜鳥.Olive-backed Sunbird
學名:Nectarinia jugularis,這也是泰國分布很廣的鳥,通常在庭園就看得到,公鳥胸前有藍黑帶金屬光澤的羽色與黃腹之間再有一個暗紅色帶,背是橄欖綠,母鳥則為較暗淡的黃胸、腹,喜食花蜜,巢的形狀是長條形。公亞成則頸部有黑色色班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