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會整理所拍的照片來製作桌曆,今年幾乎都用 200-500/5.6 或 100-400/4.5-6.3 拍攝,鳥都拍得比較大隻,但畫質比不上328,鳥太大隻影響帶景的裁切可能性,畫質不夠好又也限縮大幅裁切的空間,真是兩難哪~~~
製作方式請參考:2015 鳥桌曆示範。
每年都會整理所拍的照片來製作桌曆,今年幾乎都用 200-500/5.6 或 100-400/4.5-6.3 拍攝,鳥都拍得比較大隻,但畫質比不上328,鳥太大隻影響帶景的裁切可能性,畫質不夠好又也限縮大幅裁切的空間,真是兩難哪~~~
製作方式請參考:2015 鳥桌曆示範。
琉球歌鴝在台灣的紀錄相當稀少,大多也是被人匆匆一瞥,乖巧的琉球歌鴝近年實在難得一見,所以聽聞野柳出現一羽母鳥(一說為公幼鳥),就在雙十節早上值完班後就立刻搭公車趕赴野柳,一開始聽說人多而先拍其他鳥種,直到鳥友告知已有機會擠進去時,再趕過去,也是卡很久才輪到可以的位置,不過沒能將腳架帶入,只能手持拍攝,帶的又是輕便的 Tamron 100-400/F4.5-6.3,光圈小,實在難拍,畫質極慘,僅為紀錄版,幸好距離算近,縮了圖還能見人。
在台灣,相近種日本歌鴝近幾年均能有穩定的個體,個人也累積過幾年的紀錄(參見:2012年.野柳過境、2014年.野柳過境、2014年.木柵度冬、2016年.野柳過境),琉球歌鴝與日本歌鴝最大的不同就是自喉部以下有大片黑色區域(雄鳥黑得很徹底),一直漸減延伸到腹部,兩者習性相當類似,本種在沖繩某些地區還算普遍(尤其繁殖季節極易發現),不少鳥友因為在台灣難得,組團飛去沖繩拍攝呢,學名:Erithacus komadori。
白眉鴨在台灣算是較少見的雁鴨,雌雄異羽,雄鳥明顯的白眉相當醒目,雌鳥則如同一般的母鴨相當樸素,清明節返回中部祭祖之餘都會去福寶生態園區看看,今年沒見到高蹺鴴的熱情,首拍白眉鴨也是極好的,可惜沒能多拍幾張.學名:Anas querquedula。
拉拉山生態教育館旁陰暗的樹林內停棲一羽猛禽在理羽,樂得架上腳架好好拍攝,一開始就判定不是鳳頭蒼鷹,那就最可能是松雀鷹,拍著拍著愈看愈不像,反正理就那些動作,錄個影來瞧瞧……最後竟然來了白耳畫眉牠吃東西,這……算是中大獎了,鷹鵑哪,還巢外育雛,養父母真的蠻辛苦的,大小漢差架多。【我的紀錄日期 2018/08/11,查資料,桃園野鳥協會8月1日有登錄拉拉山生態教育館鷹鵑育雛,極可能是同一筆紀錄,之後8月12日鳥友亦有見到白耳餵小鷹鵑)
杜鵑科許多鳥種都是托卵寄生(Brood parasite)的(台灣本土留鳥番鵑是自行育雛的),在台灣平地、低海拔區域最容易見到中杜鵑就是最有名的,成語中的「鳩佔鵲巢」,指的就是這種行為,其中的『鳩』指的就是杜鵑,至於『鵲』,我覺得鵲與雀皆有可能,例如泰國的噪鵑(公鳥外觀、體型均像烏鴉),其養父母從小到縫葉鶯(Tailor Bird)大到樹鵲均有,台灣中杜鵑則以鷦鶯、山紅頭等小型鳥為主,鷹鵑則只出現在中、高海拔,托卵紀錄不多,個人所知的養父母全為白耳畫眉(參見:鷹鵑與白耳畫眉 by Penshing(台灣野鳥圖鑑作者))。
台灣竹雞原與大陸華南地區的竹雞(Bambusicola thoracica)放在同一種的不同亞種,近年已將臺灣竹雞獨立出來,成為台灣的特有種鳥類之一,看維基百科的資料,竹雞(華南)的臉部有大塊明顯的磚紅(自眼下到喉部延伸到後頸),台灣竹雞公鳥則自頭部到前胸為均勻的藍灰色(母鳥臉上的眼先周遭稍紅褐),這種常以鳴聲維持領域的鳥種,種化速度原本就會較快,獨立成種也算合理。
台灣竹雞是中、低海拔地區很普遍的鳥種,鳴聲為響亮的「雞狗乖.雞狗乖」,羽色為灰臉、灰胸、栗色喉,紅黃腹部帶栗色鱗狀斑,翅上灰褐帶栗色斑,尾羽短,早期鄉間常捕捉成為盤中飧,捕鳥人通常利用牠們的鳴聲來誘引捕捉,近年保育觀念抬頭,已漸漸沒有此種情形(但還有),生性大致是害羞的,但偶見神經大條的族群大刺刺地在林間小道上漫步,台北七星山夢幻湖步道上京一個這樣的族群。學名:Bambusicola sonorivox。
鷸鴴科鳥類是候鳥遷徒的最典型代表,其中最被提及的大概是塍鷸類的斑尾鷸有7天連續飛行超過一萬公里的紀錄(從紐西蘭到韓國鴨綠江),而紅腹濱鷸則是遷徒距離最長的鳥種(從南美末端到北極,約14,000公里),最焦點的是族群數量銳減至不到500對的琵嘴鷸,本文主角紅腹濱鷸也是族群銳減的一員(但尚未達受保護等級)。
依據研究顯示,紅腹濱鷸的體型因地球暖化影向北極食物而導致體型減小,因牠的嘴喙較短,覓食上相較長嘴喙的鷸科鳥就比較不利,在國家地理雜誌的有關「鱟」節目中,順道也提了紅腹濱鷸與鱟的命運有被淘汰連結(可參考美馬里蘭州限制鱟卵採收 讓紅腹濱鷸在歸途飽餐一頓(環境資源中心))。
夏夜是否經常聽見響亮「追~-.追~-」從空中飄過的聲音?我記得小時候在彰化的鄉下並沒有聽見過,反到近年在市區已算相當普遍了,以前中、南部較常聽見牠擾人清夢的新聞,但我來三峽以後,夏夜每晚「追~-.追~-」必來報到,我倒沒覺得牠擾人清夢啦,也不難聽,就是聲音大了些……
夜鷹也是近年才普遍入侵都會地區,這個和黑冠麻鷺的狀況有點相似,也蠻令人費疑猜的,如果牠們不怕人應該早和麻雀一樣普遍,可是卻是近十多年才開始普遍,看過往也有紀錄,所以也不像是福壽螺、埃及聖鹮般的外來種肆虐。夜鷹的生態可以參考自然攝影中心的夜鷹討論文章,相當詳細。
日本綬帶指名亞種公鳥繁殖羽有著2根特別長的尾羽,讓牠看起來特別優雅,身體暗紅褐色,頭紫黑色有冠,眼眶明顯呈亮藍色,所以又稱為紫綬帶,雌鳥頭、頸、喉部、胸部閃亮黑色,身體也是暗紅褐色,沒有長尾羽,為台灣罕見的過境鳥。(在台灣另有蘭嶼亞種,為留鳥只分布在蘭嶼,顏色更為深黑,所以名黑綬帶) 擅飛行,常捕捉飛行中的昆蟲為食,在植物園停留的個體就經常捕食白粉蝶,相當厲害,不過喜好的棲息環境和黑枕藍鶲十分類似,所以並不是很容易拍攝,不過有著鶲科定點捕蟲與吃蟲的習性,讓牠又很讓拍鳥人期待……之前拍過無長尾羽的個體(不確定公母),請參考,學名:Terpsiphone atrocaudata。
2018/04/29首拍,僅紀錄照。
雄鳥頭至頸為暗綠色,略有光澤,頭後有冠羽,頸側至後頸有白色頸環,身體大致為褐色,背部有黑色斑點。尾羽灰褐色甚長,有黑色環紋,肩羽紅褐色有白斑,覆羽灰色,雌鳥則與雉科鳥類相仿,以樸素的灰初褐色調為主,因棲息環境在平原與較低海拔,與人類生活圈重疊,生存壓力頗大,加上早期引進高麗環頸雉亞種飼養逸出,目前多有雜交個體,不易判斷是否為台灣原生的亞種,台灣以東部平地農田、灌叢較多,西部除嘉南平原有相當無群外,其餘地區僅偶見於農田、田野間。學名:Phasianus colchicus。
白環鸚嘴鵯有著類似鸚鵡的嘴喙,所以又名「石鸚哥」,相較於近親白頭鶲、紅嘴黑鵯,白環鸚嘴鵯的能見度就小很多,而且個性更為怕人,我也很少見到牠們,雖然在中低海拔樹林果園還算普遍……,喙部米黃色,頭部黑色,身體呈黃綠色,學名:Spizixos semitorques
台北植物園附近是和平東路鳥街,所以經常會有逸出鳥在此出現,此羽黃腹琉璃被鳥友發現在園區內也有一小段時間,我是蠻晚才有會去拍一拍。
雌、雄鳥體色差異甚大─雄鳥全身體色黃、藍分明,背面為帶金屬光澤之鈷藍色(珫璃色),腹部為橘黃色,這就是牠名稱的由來;雌鳥背面大致為略帶藍色的灰褐色,喉部為污黃色,胸以下為淡藍灰色,頭部為橄灰色,背及尾羽為橄褐色。主要棲息在中海拔山區,每年在山桐子熟時較容易見到.學名:Niltava vivida。
流蘇在中國是個美麗的名詞,用在笛子是垂墜的裝飾,用在窗簾、門簾彷彿現代的窗紗,衣服上就如同蕾絲般的效果,流蘇鷸就是形容牠的美,在植物中也有一種流蘇樹,春天滿樹雪白小花(台大校園的特色植物之一),也是形容樹花的美,咦!這鳥怎麼除了體型比鷹斑鷸大一些外,為何看不出來牠的特別?可惜,公鳥只在繁殖期有漂亮而誇張的羽飾(而且是每隻都不同),截取一張 Bing 的圖片來給大參考繁殖羽的樣子囉,中世紀歐洲貴族誇張的宴會服飾應該是取材自流蘇鷸的吧!
在台灣是稀少的過境鳥,可惜無法見識到牠的華麗的夏羽(夏羽應該不利於長途飛行吧),辨識重點就是稍大的體型與帶金黃的羽緣斑紋,還有經常隆起的背羽,學名:Philomachus pugn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