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海拔還算普遍的山雀科鳥類,喜成群於樹幹間找尋小蟲,身體圓胖,十分具有喜感。學名:Parus varius。
目前分類:山鳥 (156)
- Feb 14 Mon 2011 21:19
赤腹山雀.Varied Tit
- Jan 23 Sun 2011 15:00
灰喉山椒.Grey-chinned Minivet
灰喉山椒舊名為「紅山椒」,公鳥豔紅如火,母鳥則是溫柔婉約的黃,都很美,為了女男平等,才以灰喉的共同特徵為主要中文名稱,學名:Pericrocotus solaris.其中種名「solaris」就有太陽的意思,也是在形容公鳥吧!台灣中海拔常見成群活動的飛鳥,通常在樹冠中穿梭,移動路線穩定,在路線上等待就有機會被牠們整群包圍。
- Nov 26 Fri 2010 21:59
白眉林鴝.White-browed Bush Robin
白眉林鴝生長在高海拔地區的灌叢間,是台灣的特有亞種,有固定出現的領域,公鳥上藍下橄黃,具有明顯之白眉,母鳥則全身黃,稍可見白眉,與栗背林鴝(阿里山鴝,為特有種)有相似的環境需求,但白眉林鴝的數量遠少於栗背林鴝,栗背林鴝公鳥具有紅色斑塊易區分,但兩種的母鳥極為相似,甚至有發現野外混種的紀錄。學名:Luscinia indica(但在 Wikipedia 是用Tarsiger indicus 這個學名)。
- Nov 22 Mon 2010 15:15
金翼白眉.White-whiskered Laughing-thrush
金翼白眉是台灣高山上最容易見到的鳥,其普遍程度與覓食習性宛如中海拔的藪鳥……其實圓胖的身材與羽色也都有些神似,不過金翼白眉的體型可大上不少,兩者也都是台灣的特有種鳥類,其普遍性僅只於台灣,國外賞鳥人士可是來台必看的鳥種呢!喜小群活動,頗能適應人類的環境,經常發現在翻找人類的垃圾。學名:Garrulax morrisonianus,又名玉山噪鶥、台灣噪鶥等。
- Nov 22 Mon 2010 15:12
台灣藍鵲.Formosan Blue Magpie
台灣特有種,也是票選的國鳥,寶藍的身體、藍黑的頭部,嘴喙及腳為紅色,尾羽極長有白色橫帶,飛行姿勢極為飄逸,通常是同一家族成小群活動,有共同育雛的習性,對巢位護衛有加,會奮力趨敵入侵者,食性極雜,舉凡漿果、昆蟲、蜥蜴甚至小鳥、小蛇皆食,也經常翻找人類的垃圾桶……算是生存力強的鳥類,惟早期因羽色美麗有極大的獵捕壓力,目前保育有成,族群數量快速增加中。學名:Urocissa caerulea。
- Oct 17 Sun 2010 21:03
白耳畫眉.White-eared Sibia
白耳畫眉是台灣中海拔最響亮且悠遠的鳴鳥,鳴聲如「吐.吐.米酒~~」,與冠羽畫眉細細的「吐米酒-」音調很不同,不過對聲音的形容是人人不同,很多人為了避免與冠羽太接近,而用不同方式表達,最常見的是「飛.飛.飛啊~~」,這個真的要現場聽才能感受了。
- Oct 17 Sun 2010 18:17
冠羽畫眉.Taiwan Yuhina
畫眉科這種有冠羽的另有以鳳鶥稱之,因其冠羽為茶褐色,故本種另名「褐頭鳳鶥」,為台灣特有種,學名:Yuhina brunneiceps,曾列台灣保育類動物名錄,該名錄於2008年修訂公告時,因本種生存無受威脅而不再列入(是保育有成還是擔心牠失去保護傘?則見仁見智),為台灣中海拔常見的鳥類,鳴聲為細細的如「吐米酒-」,喜群聚,常見於山林間成群忽嘯而過,覓食時不懼人。2010/10/15.杉林溪。
- Sep 29 Wed 2010 11:09
白尾鴝(二).White-tailed Robin
雖然很常在中海拔的林間道路看到驚飛的白尾鴝公鳥,牠那一身藍黑配上十分明顯的2根白色尾羽辨識度很高,不過卻很少有機會拍到乖乖的公鳥,更遑論藍黑羽色在光線下發出的金屬光澤了。通常是母鳥育雛時較平易近人,上次到大雪山林道就是母鳥當最佳模特兒2-3米的距離讓人倍覺窩心。
- Aug 14 Sat 2010 19:18
岩鷯.Alpine Accentor
岩鷯身為合歡三寶之一,但在台灣其他高山地區的能見度卻遠小於其他2種(酒紅朱雀及金翼白眉),不過在合歡山可是很容易見到,學名:Prunella collaris.合歡山。
- Aug 07 Sat 2010 14:46
酒紅朱雀.Vinaceous Rosefinch
酒紅朱雀的公鳥一身酒紅十分亮麗,具有白眉,母鳥則為褐色樸素許多,台灣高山常見鳥,喜食植物嫩芽、果實,亦會撿拾遊客食物殘渣。為台灣特有亞種,學名:Carpodacus vinaceus,合歡山。
- Jul 10 Sat 2010 09:52
鱗胸鷦鷯(小鷦鶥).Pygmy Wren Babbler
鱗胸鷦鷯因外型和高山的鷦鷯相仿而以其特別的鱗胸來命名,可是牠和鷦鷯的血緣還蠻遠的(不同科),但鷦鶥這一屬大多有鱗胸這個特徵,所以稱「鱗胸鷦鶥」也不易明確定位本種(台灣鳥類全圖鑑以此命名),因其體型很小,故又名「小鷦鶥」,國內一般較常聽到「鱗胸鷦鷯」這個名稱,是台灣的特有亞種。學名:Pnoepyga pusilla。【註:Mark Brazil 君所著的" Birds of East Asia"(2009) 將本種獨立為 Taiwan Wren-babbler.學名:P. formosana,這樣一來牠是台灣的特有種了。】
- Jul 09 Fri 2010 11:26
藍腹鷴.Swinhoe's Pheasant
藍腹鷴,曾經差一點登上台灣千元鈔的主角(央行公布的第一次樣張用了牠的圖片,不過說明是寫帝稚,後來還是改用帝稚的圖……)生活在中低海拔的大型稚鳥,羽色美麗,故獵捕壓力極大,一度族群數量銳減,幸得近年保育觀念推展,各地皆有愛護尊重藍腹鷴棲地的實例。學名:Lophura swinhoii,據說是英國史溫侯氏來台採集到羽毛送回英國所命名。
- Nov 24 Tue 2009 16:07
朱鸝
朱鸝因為牠的美麗一度面臨在台灣絕種的命運,也因為牠的美,近年受到蠻大的保護,在烏來有個公園能夠經常看到牠們的身影,最近牠們喜歡的一棵樹又結果了,遇到牠們的可能就更高了。學名:Oriolus traillii。
- Jul 09 Thu 2009 15:13
黃痣藪眉(藪鳥)
藪鳥,因肥肥的身材配上土黃羽色,被鳥友戲稱為「番藷鳥」,經常在林下、地面鬼鬼祟祟地活動,也有山老鼠的別稱。學名:Liocichla steeri,英名:Steere's Liocichla,是台灣中海拔十分常見的鳥類。
- Jul 07 Tue 2009 15:54
黃胸青鶲
回母校母系的實驗林場只優待50元,真給他不夠意思……號稱黃胸青鶲保證班,結果是滿場追,只有小小的影像,和他人拍的數毛版都不能比,純紀錄囉!
- Jul 07 Tue 2009 14:19
白尾鴝
白尾鴝公鳥為藍黑色,帶有賓藍色光澤,母鳥則為黃褐色,差異頗大,但兩者皆在尾羽兩側具有白色羽毛,是其名稱的來源,幼鳥則與母鳥相似,但細佈淡褐色斑點。是台灣中海拔常見鳥種,但性害羞經常於林道活動,在被人車驚動時,會突然飛入林間。
- Dec 17 Wed 2008 14:41
繡眼畫眉.Gray-cheeked Fulvetta
繡眼畫眉,山上常見的的鳥種,我卻是最近才拍到(首拍是在植物園,紀錄照),這是第二次,也拍很爛……
台灣有綠繡眼、繡眼畫眉和綠畫眉,名字有些像又不太像,長相也是互有同異之處,放在一起有些好玩(請參考先前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