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藍鵲在2008年網路票選為最能代表台灣的特有種鳥類,算是公認的國鳥(尚未正式公告),具有藍白相間的羽色以及黑紅配色的頭部與上胸,都是對比強烈的顏色十分華麗,尾羽極長,飛行姿勢飄逸。曾因這身華麗的羽衣而遭濫捕致族群數量銳減,所幸保育觀念的推廣,目前牠們的族群迅速恢復中。
台灣藍鵲在2008年網路票選為最能代表台灣的特有種鳥類,算是公認的國鳥(尚未正式公告),具有藍白相間的羽色以及黑紅配色的頭部與上胸,都是對比強烈的顏色十分華麗,尾羽極長,飛行姿勢飄逸。曾因這身華麗的羽衣而遭濫捕致族群數量銳減,所幸保育觀念的推廣,目前牠們的族群迅速恢復中。
台北盆地周圍山區的台灣藍鵲數量有漸漸恢復繁盛的趨勢,在山邊的都會公園看到牠們身影的機率也愈來愈高,天母位在陽明山腳,這裡有個依山而整理出來的行義公園近年因為藍鵲定居且親民而成為最受歡迎的藍鵲拍攝聖地。
很多人專拍飛行版,我則是努力紀錄,因為我拍藍鵲的機會並不多……這裡放樹上停棲版的照片,沒拍好的飛行再另開文章貼圖。
徐州路杭州南路一帶有台大社會科學院、公衛學院和古蹟市長官邸(已轉型為藝文咖啡廳)及不少早期日式宿舍,樟木扶疏是城市中難得的悠閒區塊,之前曾在此見到鳳頭蒼鷹,這欠則見到3羽台灣藍鵲,還咬著巢材……後續想必會相當精彩,可惜不知牠們中意那個地點,會不會就此落戶?……以喜鵲、灰樹鵲在都市地區的適應程度而言,同為鴉科的台灣藍鵲應該沒問題。為台灣特有種又名長尾山娘,因亮麗羽色經網路票選為具台灣代表性的國鳥第一名.學名:Urocissa caerulea。
酒紅朱雀(台灣朱雀)為台灣特有種,數量雖普遍但僅分布於高山地區,通常成對活動,樹棲休息時會以特殊聲音鳴叫,覓食範圍主要在地表及灌、草叢,嘴喙厚實,以植物種籽為主食,但亦會撿拾人類遺落的食物,而被認為是高山垃圾鳥之一(其他如金翼白眉亦有相同行為),雌雄異羽,雄鳥酒紅具白眉,雌鳥棕褐白眉不明顯,學名:Carpodacus formosanus(舊名:C. vinaceus)。
植物園的小彎嘴真的是看心情,今天忘了帶手機出門沒用鳥音,結果小彎突然鬼叫鬼叫跑到榔榆樹上群鳴了好一陣子(可能與在附近有隻鳳頭蒼鷹有關),雖然雜枝多,但近距離又肯給拍,最重要的是沒用鳥音,這還真是我的第一次經驗……
我以前一直無緣拍到紫嘯鶇的琉璃光,前不久終於在烏來開胡,不過當時光線極差,勉強紀錄錄到牠的幻彩羽色,故宮旁的原住民公園,緊鄰衛理中學,等拍黃尾鴝的時候,就有一對在一旁活動,看來似乎在此築巢,樹蔭下的光線雖然也不亮,不過紫嘯鶇的琉璃光可十分顯目哩(紫嘯鶇又名琉璃鳥就是源自於此),希望牠們能順利孕育下一代。
栗背林鴝是台灣特有種又名阿里山鴝,因為棲於高海拔山區平時難以有機會拍攝,這次特地開車趕到大雪山林道35K,結果遇到大霧,光線也暗,鳥又沒很乖,只能紀錄一下而已。希望下次能有機會將牠拍得美美又清晰。學名:Erithacus johnstoniae。
2011年在長期的培養下,大雪山林道23K除了藍腹鷴外多了一家深山竹雞,深山竹雞生性害羞難得一見,就是是在那一段期間,要看到牠們現身也是得耐心守候加上機緣才能見到。個人有幸拍到但卻沒拍好(主要是曝光不正確與白平衡失準),事隔2年多再拿照片用PhotoCap的圖層功能來處理一番,還好能夠見人了……謹將處理方法簡介於此,有類似問題的照片可以試看看囉!
紫嘯鶇,以其類剎車聲而顯得獨特,顏色紫黑,但在陽光下會呈藍色金屬光澤,所以也有別名叫「琉璃鳥」,已被認定是台灣特有種,常出現在溪流附近, 不懼人甚至會在人類建築構造上築巢,學名:Myiophoneus insularis。
大雪山藍腹鷴家族愈來愈茁壯,與人類多年的相處下也愈來愈不怕人,其實所有經過的遊客都能享受手機也能拍到、欣賞藍腹鷴的樂趣。 有人說不好但有何不好?該管理的是那些不當盜獵的人啊……這次沒能見到老公雞,但看網路鳥友的照片老公雞還是在的,希望過些時候 能再見到牠展現雄風,目前早上有機會看到公雞振翅,開始要進入發情期囉,圖多分兩篇文章貼。
個人首次在22K看到藍腹鷴,另外於23.5K看到一群(1公亞成3母鳥),22K及23.5K的公鳥亞應該是不同個體,23K只見到在林下陰暗處的公成鳥(但不是最元老那隻) 近期來大雪山拍藍腹鶔較不成功的經驗卻也是在最多環境中紀錄的,從藍腹鷴的族群興盛來看,還算是值得欣慰的事。
紅頭山雀,和山雀科外型、習性都接近也常混群,可是牠是長尾山雀科的,身形嬌小活潑,配色靈動可愛,鳥友戲稱牠為小叮噹 (有些像卡通多啦A夢,以前叫小叮噹),廣泛分佈於山地森林地區,從烏來一直到中高海拔山區森林均能見到,學名:Aegithalos concinn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