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鳩是台灣數量最多的鳩鴿科鳥類,體型較也是常見金背鳩、珠頸鳩來得小,也比這兩種更喜歡大群的群聚生活,雌雄羽色稍有不同,公鳥體色磚紅,母鳥則為淺褐色,兩者頭上呈灰白,後頸有黑色横斑,因數量大且多於農田活動,經常被補來食用或當放生鳥……學名:Streptopelia tranquebarica。
- Sep 26 Wed 2012 19:46
紅鳩.Red Turtle Dove
- Aug 24 Fri 2012 23:37
對影成四人.白腹秧雞
- Aug 22 Wed 2012 20:21
228 五色鳥.2012/08/22
228公園這巢五色是台北最夯的一巢,也是目所知最晚的一巢,個人少來是因為太熱門了,不易卡位,颱風前天氣還不錯,在中正廟、植物園鳥況不佳下,來228碰碰運氣,或許還未離巢,到了現場還是人山人海,幼鳥已完全探頭,聽說應該共有3隻幼鳥,離巢應該是這一、兩天的事,可是這次颱風比較劇烈,離不離巢都是令人擔心的……2012/08/22。
- Aug 14 Tue 2012 17:43
大赤啄木.White-backed Woodpecker
遺憾的是沒拍到太多角度,尤其是背部照片……為台灣特有亞種,屬於不普遍的留鳥,常見於海拔2000公尺以上之溫帶林。牠們喜歡棲息於原始針闊葉林,體型較常見的小啄木大,且頭頂與尾下的紅色羽毛明顯,可惜數量稀少不易見,啄腐木食蠐螬,也鑿樹洞為巢,學名:Dendrocopos leucotos。
- Aug 09 Thu 2012 10:40
火冠戴菊.Flamecrest
火冠戴菊身形小巧玲瓏,鮮黃羽色也算討喜,加上興奮時橘紅羽冠豎起更添神采,可是牠偏蒼白的臉配上黑色眼眶,被鳥友形容是彊屍臉……是有神似啦,以致這鳥很難拍得好看。只在高海拔山區出現,喜小群於鐵杉、冷杉林樹冠活動,性活潑好動,不易拍攝.學名:Regulus goodfellowi。
- Jul 31 Tue 2012 09:39
灰頭花翼.Taiwan Fulvetta
本種近年被提昇為獨立種,是台灣的特有種了,通常棲息於高海拔山區,冬季時會遷降到中海拔,頭灰褐色(所以灰頭、褐頭的名稱都有人用),胸前有縱紋,翅為土黃並有藍灰色飛羽,常呈小群活動,與頭烏線、繡眼畫眉同屬,畫眉科最近有大幅變動,已有多屬被重新定位到其他科,但短期內一般人還是會將本種列在畫眉科吧.學名:Alcippe formosana.【未成獨立種前的學名是:Alcippe cinereiceps】.2012年攝於合歡山。
- Jul 09 Mon 2012 22:49
松雀鷹.Besra
松雀鷹是台灣最小的鷹(鷹科,不包括鴟鴞科),台灣特有亞種,留鳥數量還算普遍但比鳳頭蒼鷹少,外型和鳳頭蒼鷹也相似,但體型較小、腳及腳趾細長,尤以中趾非常突出。頭後無頭冠,飛行靈敏,常可飛行中轉向,多在林間活動,極少如大冠鷲或鳳頭蒼鷹般在空中巡弋,食物以小型鳥類為主,也食蜥蜴、青蛙及昆蟲等,這次拍攝主要是剛離巢的幼鷹,只有少數一、兩張為成鳥背影,學名:Accipiter virgatus。
- Jul 01 Sun 2012 21:34
大冠鷲(蛇雕)
大冠鷲是台灣常見翺翔於天空的猛禽,靠上昇的熱氣流盤旋在空中並不常拍動翅膀,飛行速度緩慢,以青蛙、蛇、蜥蜴、鼠類等為食,繁殖季時常兩兩成對或小群在天空迴旋飛翔,鳴聲猶如「回.回.回悠~~」,為台灣體型第二大的猛禽(僅次於熊鷹),具有明顯的頭冠,除在天空滑翔外,亦喜停棲在視野良好之枯木或電線桿上,可觀察地面隨時出擊捕捉獵物,停棲點具有偏好性易於定點觀察。似乎無獨佔領域的特性,經常有不同的猛禽出現在牠們的領域內,也常被藍鵲、大卷尾等追趕,性情溫和到不像猛禽呢!學名:Spilornis cheela。
- Jun 22 Fri 2012 08:52
深山鶯
- Jun 15 Fri 2012 09:56
帝雉.Mikado Pheasant.2012
帝雉公成鳥具有藍得發黑發亮的羽色及長尾羽,雍容華麗顯現牠的帝王之姿,雖然這個『帝』字是來自於一個美麗的誤會:英國命名者以為這是日本天皇所持有的那對台灣雉,後來證實那對其實是藍腹鷴。
- May 13 Sun 2012 10:30
鷹斑鷸白子
鷹斑鷸是台灣非常容易見到的水鳥,雖然尚未發現繁殖紀錄,但卻也終年可見,個人有幸在2009年彰化縣大城鄉紀錄到白子,2012年在竹山也有鳥友拍到鷹班鷸的白子(羽色稍有不同,應是不同個體)。
- May 09 Wed 2012 14:56
首拍八色鳥.2009